在冬季,一天里艰难的时刻或许就是起床后的那几分钟了,其实这几分钟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也是危险的几分钟,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点。
清晨醒来是危险的时候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门诊中大约有四成的脑中风和心梗是在深夜和凌晨起床时的几分钟内发生的。
其中,危险的时候,就是我们刚刚睡醒的一刹那!
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再者,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说,心脏功能欠佳、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简单一些,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注意,早上醒来的不是马上起床穿衣服!
晨起八个习惯等于慢性自杀
1、起床太猛
他赶紧叫上儿子将婆婆送进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一命,但左侧身体偏瘫并失语了。
人在睡眠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起床过快、过猛,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脑血管破裂等严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眩晕或是晕厥。
建议:
起床时做到“三个一分钟”:先在床上躺一分钟,伸伸懒腰;坐起靠在床头一分钟;双腿下垂再等一分钟,使心跳加快,改善脑供血状况。
2、醒后立即小便
睡眠时,人体代谢水平降低、 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各项生理机能都运转缓慢。此时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
建议:
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马上起身往厕所跑,而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再慢慢走向厕所。
3、醒后马上进食
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对较少,如果立即进食,尤其是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如肉类等),易导致消化不良。
建议:
晨起后先喝一杯水,过段时间再进食。这一杯水,不仅能补充睡眠时失去的水分,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4、立即叠被子
人在一夜的睡眠中排出大量废气,其中含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149种,从汗液蒸发出来的物质约150种,这些物质都会吸附在被子上。起床后马上叠被,导致有害物质积累和微生物繁殖,不仅改变被子纤维的性质,到晚上再次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
建议:
把被子抖一抖,过三十分钟左右再叠。
5、不爱喝水
清晨的血液比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起床后,应尽早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能较快稀释黏稠的血液。水10分钟就可通过胃和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建议:
2 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早晨起床后可空腹喝 1 杯(200 毫升)水,中老年人可以少量多次喝完。
6、解便太用力
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解大便发生脑出血。晨起时,血压本来就高,如果用力排便,腹压增大,血压会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脑内小动脉硬化,一用力就可能发生脑内小动脉的破裂出血。
建议:
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时,千万别过度用力或屏气,或一边屏气一边过度用力,生活中应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香蕉等,实在不行应去看医生,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7、早餐吃太油太咸
油条、煎鸡蛋等都是高脂高热量食物,不少高血压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症,吃得太油太咸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建议:
早餐可以喝杯牛奶或一碗粥,隔天吃个煮鸡蛋,再加份果蔬。
8、晨练
主要指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在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建议:
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健身操、太极拳、快走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盲目过度锻炼也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09146325041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街道办长新东路鹿城公园东门斜对面